整理了我們陸續吃過的(主要是疫情後)湯飯餐廳,
完整的內文和照片都發在IG(少部分本來就只有分享在部落格),雖然想要內嵌的方式分享IG貼文卻失敗,目前嘗試的方式只能看到完整的照片,但文字無法顯示,
所以每個小標題我就設定成IG貼文網址的超連結~
【豬肉湯飯】
2018年第一次吃豬肉湯飯,去吃的密陽血腸豬肉湯飯是釜山知名的豬肉湯飯店,也是不少遊客會特地造訪的店家,在海雲臺、札嘎其、西面站均有分店。
密陽血腸的豬肉湯飯的味道我們兩個人分別是覺得蠻重跟中等,每個人的接受度有點不同,但難以否認的是還是會聞得到有點腥味,加了大量的蝦醬和調味料後實際入口的話倒是不會~
不過自從這次被豬腥味嚇到之後,我們整整幾年都不敢再吃豬肉湯飯!
永東麥麵&豬肉湯飯不愧是排隊名店,入座後直接利用桌上的KIOSK機器點餐和刷卡(可用海外卡),結帳完成後等待餐點送上桌就可以囉。
我們點了小麥冷麵、豬肉湯飯和餃子,小菜有辛奇、醃蘿蔔 、水蘿蔔辛奇等,還有多種可以加到豬肉湯飯中的調味料和配料,另外,跟冷麵一起上桌的還有一壺肉湯。
它家的豬肉湯飯沒有什麼豬腥味、調味合理,可惜湯頭感覺缺少靈魂,可能因為這次我們吃了其他更喜歡的豬肉湯飯店,相較之下永東豬肉湯飯的湯頭少了點深層的味道,倒是血腸頗出色,和路邊攤會吃到的工廠血腸截然不同。
釜山式看起來是淡淡的清湯、密陽式幾乎是乳白色以外,上方還撒上切碎的韭菜和一點點我忘記是姜末還是蒜末的東西,一入口兩者的差異更加明顯,相
較於密陽式是完全濃郁的豚骨湯汁,釜山式入口會感受到豬肉的鮮美,湯汁味道比清澈的外表來得濃厚,但很厲害的是兩者都沒有什麼豬腥味,再加上蝦醬提味後,平常不愛喝湯的我是會吃到見底的程度!
在湯飯送上桌前先送來韭菜、泡菜、蝦醬、蒜片等。
和我印象呈現淡乳白色湯頭的豬肉湯飯不同,의령식당的豬肉湯飯湯頭較為清澈,而非濃厚口感的湯頭,是味道比較淡、嘗起來清爽且開胃的味道,和蔥的搭配很完美;
更重要的是我和同行友人都認為豬肉一點腥味也沒有!
此外店內的蝦醬讓我很滿意,不是僵硬的死鹹口味,反而是吃了一點會讓人想再繼續吃的中毒性鹹味,加入湯頭之後更加提味!
辣味豬肉湯飯雖然最上方浮著一層辣油看似很辣,但我認為頂多是提味用的辣度而已,絕對不是需要灌水程度~
辣味豬肉湯飯的湯頭濃郁,由於帶有辣度所以爽口不膩,不需再額外加調味料;湯飯裡的肉片也不少,口感滑嫩,整體來說是好吃的湯飯!
個人認為豚壽百的豬肉湯飯不是屬於獨具特色而讓人印象深刻的美味,而是口味大眾化,大家都會喜歡的那種美味,可以說是不知道吃什麼去吃它絕對不會出錯的安全牌。
雪峰豬肉湯飯的豬肉湯飯是標準有著乳白色湯水的密陽式豬肉湯飯,用國產豬肉熬製出的湯頭喝起來清爽但不寡淡,搭配特製的辣椒醬和韭菜,
還可以依照自己口味加點蝦醬或辣拌韭菜,整體味道層次很豐富。
最讓我難以忘懷的應該是湯飯裡煮到軟嫩的豬肉,而且不是那種薄薄幾片,是有厚度、甚至量非常多,隨便撈都是豬肉,也沒有我害怕的豬腥味~
【血腸湯飯】
原本我們擔心會有腥味,實際上沒有什麼豬或血的腥味,可以不用害怕!
血腸湯的料很多,湯頭濃郁但口味並不重,吃得出是食材熬出的濃郁湯頭,我吃的是多了點提味的辣度的血腸湯,再搭配它家的小菜(蘿蔔塊?)相當美味!
魷魚米腸算好吃,雖然跟在束草吃的到似乎差不多,但束草的我覺得有略勝一籌(好懷念啊!)。
總之整體推薦!即使不是迷妹也是值得一訪的。
本來我們只點了阿爸血腸跟魷魚米腸綜合拼盤,但看到其他桌客人都有點血腸湯也跟著點了。
阿爸血腸比一般血腸來得沒有血味豬腥味,口感類似臺灣的糯米腸卻更為柔軟。血腸湯也不錯,會附一碗白飯可以加到湯裡,煮過的阿爸血腸軟嫩且入口即化;
魷魚米腸算是阿爸血腸的變形,使用魷魚取代豬腸後用蛋液煎過,也很值得一吃。
如果要推薦束草必吃,阿爸血腸絕對是我的第一名!
血腸湯飯的湯頭微辣、我認為口味上較重,湯飯裡大概只有三塊血腸,很多豬雜!整體上是不錯吃的湯飯,但如果想要嘗試,真的要另外多點一份血腸。
血腸外皮和內餡的口感都相較於一般血腸更加柔軟,看namu wiki介紹是說有些店家會使用小腸或牛皺胃製作外皮,趙點禮的血腸外皮稍有厚度,但我不知道到底是用什麼做的。
至於對血味的接受度因人而異,我們一個是覺得血味很重、一個是搭配蝦醬就沒問題的程度,不過,倒是一致覺得血腸是好吃的~
原本蠻怕這樣直接煮的血腸湯飯會有點腥味,但出乎意料的仁川血腸的血腸湯飯完全沒有腥味,白切豬肉也沒有過重的豬味,整體呈現是清清的肉味~
一開始的湯對我來說鹹度不夠,我後來把全部的蝦醬加進去,還加了不少蘿蔔的醬汁,混合後更能帶出湯頭的味道。血腸部分除了沒有腥味外,還相當柔軟,是我至今吃過最柔軟的血腸!配洋蔥和拌飯醬很好吃~韓國的洋蔥吃起來比較不辣是會回甘的味道,三者搭配起來有加乘作用。
至於白切豬肉我覺得吃起來口感不錯,應該是因為是使用豬頭肉的緣故?肉的紋理比較細,口感細膩,偶爾出現的白色軟骨都讓肉的食感變得很特別。
【牛血湯飯】
我點的分式湯飯在送上桌時,我被裡面的巨大牛血給震懾,超大哈哈哈!
視覺上紅通通的湯頭讓我不禁擔心會不會是很有負擔的味道,但意外的是吃起來整體很清爽,
牛血部分沒有腥味,剛入口的時候會先嚐到濃郁的湯頭,辣度大概微微辣的程度,調味不會太鹹,嚥下後也不膩口,超乎期待的符合我的口味。
第一食堂 제일식당是藏身於晉州中央市場中、有名的晉州拌飯老店,被6點我的故鄉、食客許英萬的百飯紀行、生生情報通、生放送TODAY、VJ特攻隊等美食節目介紹10次以上。
牛血湯飯的湯底使用牛骨、牛雜熬煮後,再加辣椒粉和蔥花提味,我覺得牛血湯飯的湯很好喝,牛血口感比豬血軟嫩,整體沒什麼血腥味,就是裡面實在太多黃豆芽了XD,雖然也因豆芽讓湯頭口味較為清爽~
【牛骨湯】
通常牛骨湯本身不會調味太重,可以依照個人口味加入鹽或胡椒調味~榮春屋的牛骨湯上方撒了滿滿的蔥花,湯汁看似清澈,喝起來味道溫潤香醇、充滿牛肉的香氣,整體上是一道口味不重的爽口湯品。
小菜有辣蘿蔔塊和辛奇,我覺得這兩種小菜都不錯吃,口味稍重的人可以再搭配辛奇和牛骨湯一起吃,調整出最合自己口味的味道,我個人是加鹽和胡椒就很足夠了。牛骨湯裡給的牛肉片算多,重點是牛肉片軟嫩可口,一點都不柴~
【雞骨湯】
雞月的雞骨湯飯比起醇厚的雞湯,更偏向清淡爽口的湯頭,沒有另外加調味料的湯頭很清甜,味道很健康,因為個人口味太重鹹,所以我有加了一堆鹽,美味更加升級!
但我覺得這不是第一口就會驚為天人的那種料理,而是慢慢入口才會越吃越順口。
【排骨湯】
排骨湯清澈中帶著濃郁的湯汁光是看著就讓人食指大動。第一口湯下肚,果然是2018年記憶中的味道啊。
排骨的肉香很好地融入了湯中,湯頭味道清爽卻又醇厚,是那種讓人喝完覺得很暢快的滋味。
排骨肉質軟嫩,用筷子輕輕一剝,肉就能骨頭上輕鬆分離。如果想要更刺激的口味,桌上有胡椒粉、芥末可以添加。
【蕨菜牛肉湯】
📍 濟州|宇進解酒湯
老實說蕨菜牛肉湯本身的顏色和狀態看起來都很微妙,呈現灰土色和粥狀哈哈,然而吃起來確實很特別也好吃。
口味上類似濃稠的肉粥(?),裡面的蕨菜和肉絲都相當細且熬煮軟爛,所以每一口都會吃到肉,不論是口感還是味道都很溫和,牙口不好的人應該會很喜歡~
如果喜歡重口味一點,可以加入隨附的醬料或醃章魚醬。即便是排隊等了1小時才吃到,我認為算是不失所望的美食店,值得一試。
【泥鰍湯】
因為南原式泥鰍湯是將泥鰍磨碎並煮得相當軟爛,基本上只會吃到湯汁中有點像渣渣的口感(這個形容很爛哈哈,但也不是到泥狀的稠度)。
更有存在感的應該是大量的乾蘿蔔葉,即使泥鰍湯是屬於較濃厚的湯頭,在乾蘿蔔葉的中和下並不會膩味;桌子旁邊有鹽巴、胡椒、花椒等佐料可以自行調味,我覺得加了鹽巴提味之後更適合我的口味。總之,泥鰍湯算是讓我們實際吃了之後徹底改觀的食物🤤。
【醒酒湯/ 解酒湯】
我兩次前往都點了醒酒湯,2023年覺得肉量跟2020年比起來稍微變少,但整體還是稱得上多,每碗有三至四塊豬脊骨,骨頭上的肉燉得軟爛,用筷子即能輕輕撥開。
湯頭帶有微微辣感與大骨香氣,喝起來爽口又過癮。更是推薦一定要吃素麵,吸飽湯汁的素麵很令人回味。兩次用餐我都覺得很美味🤤